主要行業
- 金融服務 房地產 有色金屬
- 醫藥生物 化工行業 機械設備
- 交通運輸 農林牧漁 電子行業
- 新能源 建筑建材 信息服務
- 汽車行業 黑色金屬 采掘行業
- 家用電器 餐飲旅游 公用事業
- 商業貿易 信息設備 食品飲料
- 輕工制造 紡織服裝 新能源汽車
- 高端裝備制造 其他行業
點擊進入可選擇細分行業
【免責條款】
1. 用戶直接或通過各類方式間接使用慧博投研資訊所提供的服務和數據的行為,都將被視作已無條件接受本聲明所涉全部內容;若用戶對本聲明的任何條款有異議,請停止使用慧博投研資訊所提供的全部服務。
2. 用戶需知,研報資料由網友上傳,所有權歸上傳網友所有,慧博投研資訊僅提供存放服務,慧博投研資訊不保證資料內容的合法性、正確性、完整性、真實性或品質;
3. 任何單位或個人若認為慧博投研資訊所提供內容可能存在侵犯第三人著作權的情形,應該及時向慧博投研資訊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鄄┩堆匈Y訊將遵循"版權保護投訴指引"處理該信息內容;
4.本條款是本站免責條款的附則,其他更多內容詳見本站底部《免責聲明》;
1、融資市場觸冰?
22年10月人民幣貸款和社融分別較去年同期少增2110億元和7097億元,這讓一些投資者心生了不安:融資市場是不是觸到了冰點?我們認為無需對此過度擔憂。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資訊】信貸形勢并不是個快變量,不太可能9月還供需平衡而在1個月后便瞬間觸及冰點。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資訊)
只盯單月數據的做法是不夠科學的。如果我們將10月份的數據放到近幾個月的“上下文”中進行通讀,便不難發現當前談不上什么“冰點”。單月的貸款增量具有明顯的季節性特征,不同月份之間的差異較大,且銀行對于信貸投放節奏的調節會進一步加大單月數據的上上下下。所以,在研判信貸增長的變化趨勢時應適當拉長時間窗口,比如說使用雙月同比或三月同比這樣的口徑。10月新增貸款的雙月和三月同比增速分別為24.1%和17.0%,已處于較高水平。
部分投資者發現,今年的信貸增長呈現出季初月(如4月、7月、10月)少增、季末月(如6月、9月)多增的特征,認為這是銀行為應付考核在季末月沖量所致。我們認為,一方面,上述季節性特征不是今年的新生事物,其在過去十余年間較常出現,此中也包括信貸增速偏快的年份;另一方面,如果能將上述季節性波動適度熨平,則將更有利于市場預期的穩定,從而進一步提高政策的有效性。
社會融資規模較去年10月少增了7097億元,主要是受到政府債券融資和人民幣貸款兩個科目的拖累。今年財政“靠前發力”的特點明顯,因此政府債券發行的進度也向前趕了不少,10月的凈融資量便相對低一些。
我們在《“M2-社融”的背后——2022年9月8日利率債觀察》中也曾指出,由于今年出現了一些往年不常出現的情況,因此本階段的社融不太能精確地、同步地反映出實體經濟所獲得的(來自于金融部門和政府部門的)資金規模,且我們也不易從社融增速的變化中觀測出實體經濟資金需求的強弱。鑒于此,本階段應相對弱化對于社融的關注,將注意力集中在對于信貸增長總量和結構的分析上。
由于10月融資數據低于一些投資者的預期,因此市場中對于MLF降息的期待便又多了起來。事實上,降息無法包治百病,且單個工具的連續反復使用會致使其邊際效應遞減,此時更應使多項政策之間形成協同。與MLF降息相比,降準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未來三個月MLF到期量將達到2.2萬億元(注:11月、12月和明年1月分別為1萬億元、5000億元和7000億元),在部分人眼中這可能會形成所謂的“流動性缺口”,但我們認為央行較可能綜合運用多種工具向金融市場提供資金。屆時“降準+MLF縮量”的組合有可能成為一個政策選項,其可以在不形成“大水漫灌”的同時向銀行提供低成本的長期資金,增加信貸投放能力,促進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2、風險提示
不理性的預期引發市場快速波動。
為了完善報告評分體系,請在看完報告后理性打個分,以便我們以后為您展示更優質的報告。
您也可以對自己點評與評分的報告在“我的云筆記”里進行復盤管理,方便您的研究與思考,培養良好的思維習慣。
正在加載,請稍候...